中國虎網 2017/5/9 0:00:00 來源:
未知
永城市人民檢察院多份起訴書顯示,永城市人民醫院骨三科主任蘇某、骨科主任杜某、創傷科主任梁某等,均因收受醫療器械經銷商的提成,被檢察機關以受賄罪提起公訴。檢察機關指控,2010年至2013年間,三位科主任分別多次非法收受醫療器械提成好處費,自己留一部分,其余分給科室醫生。“收受提成好處費為潛規則,用哪家的醫藥器械都可以,誰給的好處多自然就用誰的。”一位涉案人員說。
(5月7日《法制日報》)
醫生吃回扣,在過去是比較普遍的現象,甚至在一些醫院或科室,不吃回扣的醫生反倒成為例外。醫生吃回扣的原因,一部分來自醫生本人,但也與醫院薪酬制度不合理、醫藥購銷環節存在漏洞等不無關系。在制度漏洞依舊存在的情況下,僅僅依靠打擊,則難免遭遇法不責眾等窘境,將治理寄托在醫生遵紀守法的基礎上也顯得很不靠譜。正因如此,過去治理醫生吃回扣很難達到較理想的效果。
但隨著醫藥體制改革的深入,一些導致醫生吃回扣的制度性因素正在或即將消除,這為治理這一現象迎來了一個可貴的拐點。假如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相關配套措施沒有跟上,醫生吃回扣現象沒有隨著醫改的深入而逐漸減少,陳年陋習就可能被帶到一個新的環境當中。且一旦再成趨勢,甚至再成新的潛規則,再去改變就會變得更加艱難。
比如,藥品流通實現“兩票制”,這一重大改革將擠出存在已久的醫藥代表,假如不抓住這個時機將藥品層層代理制徹底廢止,醫藥代表或許仍會重操舊業;假如“兩票制”沒有將藥品成本核算制作為配套政策,出廠價仍可能居高不下,為藥品預留了“回扣成本”,產生“兩票制”下的回扣模式。
不僅如此,醫療價格調整也對藥品和耗材的使用產生較大影響,過去的使用潛規則被打破,新的規則還沒有建立,正是糾正一些不良做法的好時機,應出臺規則保障醫生選用藥品和耗材的話語權,但應避免他們濫用這個話語權,再次出現“誰給好處就用誰”等不良現象。醫院薪酬改革促使醫務人員靠技術吃飯,直接帶有降低醫藥附著價值、減少醫藥回扣的作用,但如何發揮好這一作用,尚有待進行認真調研分析。
在醫改的重大舉措影響下,過去很多做法可能被推倒重來,這為治理醫生吃回扣等頑疾提供了一次契機,但前提是必須出臺與之相配套的舉措,如此方能利用這次機會,給醫藥回扣以致命一擊。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