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7/6/26 0:00:00 來源:
未知
作為推動中藥企業發展的主要業務的中藥飲片卻成為監管部門抽檢黑榜上的“常客”。國家食藥監總局近日發布《關于60批次中藥飲片不合格的通告》稱,經浙江省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檢驗,標示為成都市益誠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益誠藥業”)等55家企業生產的60批次中藥飲片不合格。相關省(區、市)食藥監局已采取查封扣押等控制措施,要求企業暫停銷售使用、召回產品,并進行整改。
公告顯示,益誠藥業、亳州市興和藥業有限公司、河北四瑞藥業有限公司以及廣西泰嶸藥業有限公司等企業生產的浙貝母在[性狀]、[檢查](二氧化硫殘留量)、[含量測定]等項目上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年版一部相關規定。
國家食藥監總局要求生產企業所在地省(區、市)食藥監局對上述企業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相關規定對生產銷售不合格藥品的違法行為進行立案調查。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商報記者發現,此次抽查結果中包括亳州市興和藥業有限公司在內的17家企業否認是不合格產品生產商。分析認為,中藥飲片創新含量低、易被仿制生產,在每次政府部門抽查中,都會發現部分非標識企業生產的藥品。
國家食藥監總局表示,在立案調查工作中,企業如果對產品真實性有異議,可以向所在地省(區、市)食藥監督局提出,由當食藥監局對企業生產銷售情況進行調查核實。被抽樣單位所在地省(區、市)食藥監局接到對不合格產品真實性異議通報后,要立即立案調查,追溯產品來源。如確屬標示生產企業生產,由相關省(區、市)食藥監局對生產企業從重處罰。
中藥飲片指的是中藥材經過按中醫藥理論、中藥炮制方法,經過加工炮制后的飲片。中藥飲片一定程度上已經成為推動中藥企業發展的主要業務領域。根據Wind統計數據,在已經公布一季度財報的64家中藥上市公司中,有47家公司凈利潤為同比增長狀態,6家公司凈利潤增長幅度超過50%。數據顯示,目前約有878家企業參與到中藥飲片市場的競爭角逐中。
長城證券研報分析認為,醫改政策出臺后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全面推開,降低藥占比、取消藥品加成以及“兩票制”等進入實施階段。醫療戰略咨詢公司Latitude Health合伙人趙衡表示,中藥飲片是目前惟一不占“藥占比”指標考核的藥品,銷售額可以得到較快增長,各中藥企業都加大對中藥飲片市場的布局。
與各企業大力發展中藥飲片情況不匹配的是中藥飲品頻登質量黑榜。北京商報記者粗略統計,2017年2月至今國家食藥監總局先后9次累計曝光約331家中藥企業372批次中藥飲片存在質量不合格問題。一位不愿具名分析人士表示,中藥飲片過去常以小作坊、小企業生產為主,后來被納入GMP監管體系中,但質量問題不斷出現。“我國中藥飲片企業較多,但規模偏小,技術等核心競爭力存在不足,行業標準始終無法建立。”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