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起,一系列政策開始影響醫藥人:國家明確給企業減負、取消13%稅率、史上最嚴發票新政。醫藥人再不注意發票問題,有可能把自己和公司都坑了。
減負信號釋放,藥企壓力或減輕
6月29日,中國政府網公布了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全國深化減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電視電話會議的講話,其中談及減稅、減照等與醫藥行業密切相關的內容。
李克強指出,要采取切實措施減少涉企收費,必須重拳治理,堅決斬斷“向企業亂伸的手”,決不允許把企業當成“唐僧肉”。
會議強調,落實和完善全面推開營改增政策,增值稅稅率結構由四檔簡并至三檔后,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并落實好中小微企業相關稅收優惠政策,持續釋放更大減稅效應。
同時,停征41項中央行政事業性收費,多措并舉降低企業用能、用地、用網、物流、融資等各方面成本。
另據國家稅務總局公告,從7月1日起,取消13%稅率。農產品(含糧食)、自來水、暖氣、石油液化氣、天然氣、食用植物油、冷氣等20余種貨物的稅率,從13%下調至11%。
作為中成藥主要原料的中藥材(屬農產品),其材價格波動較大,且價格一路上漲。在中藥材稅率下降之后,中成藥企業的議價空間或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
史上最嚴發票令,僅憑一張票或遠不夠
就在國家明確為企業減稅減負之時,7月1日起,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關于增值稅發票開具有關問題的公告》(下稱《公告》)正式實施。
根據公告,購買方為企業的,索取增值稅普通發票時,應向銷售方提供納稅人識別號或統一社會信用代碼;銷售方為其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時,應在“購買方納稅人識別號”欄填寫購買方的納稅人識別號或統一社會信用代碼。不符合規定的發票,不得作為稅收憑證。
公告明確,所稱企業,包括公司、非公司制企業法人、企業分支機構、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和其他企業。另據相關報道,大額發票是稽查重點,最好附上消費清單。
伴隨發票新規而來的,是有關“稅務金稅四期即將上線”傳言。有人表示此消息并不屬實。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稅務監管將越來越嚴格。
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相關言論,醫藥人們要留意8點,僅供參考:
1、信息完整已成“剛性要求”:7月1日起,所有的企業取得增值稅普通發票必須填寫納稅人識別號或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否則將不得作為納稅憑證,但是機關事業單位和個人是不需要識別號的,也沒有強制要求開戶行,地址,聯系方式。
2、專票認證期限變為360天:7月1日起,一般納稅人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認證期限為360天(僅限于7月1日后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應自開具之日起360日內認證或登錄增值稅發票選擇確認平臺進行確認,并在規定的納稅申報期內,向主管國稅機關申報抵扣進項稅額。
3、“模棱兩可”、“按需開票”不再可行:發票將按實際購買貨品名稱開發票,每一樣發票品名明細都要列明,再也開不出“食品”、“日用品”、“辦公用品”這樣籠統的項目名稱了。
4、餐費的報銷:有傳言稱,只有國家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才規定報銷時要求附列菜單和附列招待對象的單位,被招待人的級別和姓名,企業則自己根據內部管理決定是否需要在報銷憑證上列明。
不過未見正式文件,寧波國稅回復網友咨詢時,說“銷售方開具發票時,如果不能細化,可以在票面其他地方備注商品明細,方便企業報銷入賬。”但是,“開具的餐費無需菜品清單”。
另外,在招待費,其報銷單據需注明其招待人員及人數并附用餐費作為報銷的費用項目、報銷標準和報銷審批程序符合企業制度的餐費發票的附件。
5、會議費的報銷:需要附列時間,地點,參會人員花名冊并簽到表,須列明參會人員的餐費及住宿標準,會議記錄概要,這樣所有費用發生就可以記入會議費了。
6、開具與公司業務無關的發票就等于你坑了公司:個人消費和所有一切與本單位生產經營活動無關的支出,如:購買大衣,包包,鞋,超市購入日用品,洗腳等不能報銷的發票,不要再開單位名稱了,稅務監控系統確實將會自行從成本費用測算該企業的收入,所以企業收入和費用一定要匹配,若成本費用比例過高,會造成企業被稅務稽查的風險加大!
7、9萬減免政策或將延長。傳言若無新政策出臺,小微企業(也是小規模企業)現在享受的增值稅季度9萬減免政策,將于2017年12月31日截止。但有很多分析人士認為,此政策將會延長。
8、不論是收款還是付款不開發票的款項,應當以客觀事實為依據,實事求是入賬申報納稅!
對此,網絡上還流傳著這樣一個段子:如果有人惡作劇,故意把自己買的大量私人物品開發票給某個單位呢?開發票的公司叫他怎么開就怎么開的,這樣會產生很多躺槍群眾啊。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