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7/7/12 0:00:00 來源:
未知
創新藥的研發具有難度大,風險高、投入大,歷時長的特點,平均5000-10000 種候選化合物中可篩選出250種先導化合物進入臨床前期,其中有5種可以進入臨床研究階段,最終只有1種會被批準上市,一個創新藥的研發周期可能長達10年。
圖:新藥研發過程
據Tuffs的研究結果,目前平均開發一個新藥的成本為25億美元。其中每個上市藥物的平均研發開支為14億美元,由于臨床試驗失敗、研發時間長導致的研發費用損失為11億美元。
圖:1963-2013年新藥審評及研發費用情況
而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的藥物只有11.83%的概率最終被批準上市,臨床試驗的失敗對制藥企業的打擊是巨大的。如2016年禮來宣布,被業界看好的AD新藥Solanezumab在Ⅲ期臨床中未達到主要臨床終點,宣告失敗,禮來股票大跌14%。

圖:臨床試驗各階段成功率
全球跨國制藥企研發模式也正在改變,曾經耗費巨資建立研發中心,重資產自主研發的模式已經成為過去。根據EvaluatePharma對全球12家大型制藥企業的統計,license in和company acquisition已成為主流模式。
圖:跨國制藥企業研發模式
目前,國內創新醫藥企業的研發模式可以歸為三類。
第一類
大而強的BigPharma路徑
以恒瑞醫藥、正大天晴等為首的國內大型制藥企業開始轉型創新,從仿制到仿創結合再到自主創新的研發路徑穩步發展,每年平均的研發費用10億以上,研發投入強度接近10%。以恒瑞為例,2016年恒瑞研發投入接近12億元,占營業收入的10.67%,研發團隊達到2000人以上,其中包括1000多名博士、碩士。

圖:恒瑞醫藥自主研發體系
憑借強大的研發能力,2015年,恒瑞將PD-1單抗的海外授權許可給了Incyte,獲得了2500萬美元的首付款收入,首付+里程碑付款金額達到8億美元,創新成果為公司業績帶來收入回報。
第二類
小而美的Biotech路徑
以貝達藥業、微芯生物、百濟神州、再鼎醫藥、信達生物為典型的創新藥企業正逐步成為我國創新藥領域的主力軍。這類公司通常有海龜科學家創立,擁有相對獨特的競爭優勢,通過不同的商業模式和平臺技術實現快速發展。
例如,再鼎醫藥具有強大的品種篩選、引進能力。引進合作模式有利于再鼎醫藥快速開辟國內空白市場,加快國內新藥審批,縮短上市周期。同時引入投資機構,為研發注入金融資本。目前再鼎已完成三輪融資,A輪融資3000萬美元,B輪融資1億美元,C輪融資3000萬美元,融資總規模達到1.6億美元。
圖:再鼎醫藥研發模式
第三類
“借雞下蛋”的虛擬研發路徑
當前醫藥行業最新穎的研發模式當屬“VIC模式”,即“VC(風險投資)+IP(知識產權)+ CRO(研發外包)” 相結合的新藥研發模式。國內新生代的新藥創業公司幾乎都在嘗試VIC模式,包括丹諾醫藥、澤璟生物等。
VIC模式起源于美國,由Intercept制藥最先運用。Intercept制藥獲得風險投資后購買意大利佩魯賈大學Ocaliva專利技術,后期通過研發外包的方式最終實現新藥上市,2012年Intercept制藥又成功登陸納斯達克,企業和投資者共同獲得巨大收益。
圖:VIC研發模式
國內最先把VIC研發模式“玩得轉”的當屬藥明康德,藥明康德成立兩期投資基金,投資美國初創生物技術公司。2011年藥明康德投資Callidus Biopharma(Callidus當時僅有兩位全職科學家和一位兼職財務人員),前后共注資300萬美元,Callidus獲得資金支持后展開一系列的研究,并借助藥明康德生物制藥的研發平臺,實現小批量生產用于動物模型試驗。在公司成立18個月之后,Callidus被Amicus公司以1.3億美金的價格收購。
藥明康德企業風險投資基金已經投資近20個項目。其中, 5個項目已經完全退出,3家公司在美國上市,2家公司被并購。
我國創新藥研發已基本形成差異化的發展路徑,未來是要發展為大而強的Bigpharma還是成為小而美的Biotech?是要重資產自主研發還是輕資產虛擬研發?選擇何種研發模式,如何布局創新藥物研發戰略值得醫藥企業思考。
本文系時代方略原創,歡迎大家交流轉載轉發,轉載請注明作者及出處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