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工信委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省醫藥行業發展延續一季度良好開局,呈現總體平穩,穩中有升的態勢。截至6月底,全省規模以上醫藥工業完成工業增加值63億元,同比增長24.5%,為全省經濟穩增長做出了積極貢獻。
運行趨勢 穩中有升
上半年,我省規模以上醫藥工業完成增加值63億元,同比增長24.5%,高于全省規模以上工業14.6個百分點,生產增長優勢明顯。具體來看,化學藥品原藥產量2057.28噸,增長85.1%;中成藥28771.85噸,增長20%。從產值、產量情況看,醫藥工業總體運行平穩,化學原藥增幅較大。
主營業務收入平穩增長,利潤增長明顯。上半年,我省醫藥工業規模以上工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146.67億元,同比增長26.6%,高于全省規模以上工業9.1個百分點;利潤總額14.13億元,同比增長32.6%;稅金總額9.81億元,同比增長24.1%,高于全省規模以上工業21.7個百分點。醫藥工業經濟效益持續好轉,產業體系逐步成熟。
投資持續增長,遠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上半年,全省醫藥工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1.3億元,同比增長24%,高于全省工業投資30.5個百分點。
打造品牌 整合產業
今年以來,我省醫藥企業積極打造品牌,推動產業鏈橫向整合。利用品牌優勢,搭乘互聯網快車,積極拓展相關業務領域。云南白藥依托在健康養生領域內的品牌優勢,利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強化新推出的兒童牙膏、孕婦牙膏以及玫瑰精油洗發水、薰衣草精油洗發水、淘米水洗發水等產品的推廣力度。三七科技聯合阿里健康,共同推動“云三七”在互聯網的傳播,擴大“云三七”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通過精心籌備、全力推動,我省多個醫藥品種進入國家醫保目錄。在2月份國家人社部發布的《關于印發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17年版)的通知》中,三七科技的特安吶制藥獨家品種丹參益心膠囊進入國家醫保目錄,成為祛瘀劑/養血活血劑乙類品種;生物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燈盞細辛膠囊、燈盞細辛軟膠囊納入2017版目錄中,按乙類藥品管理;云南植物藥業有限公司的云南紅藥膠囊和燈盞細辛顆粒進入國家醫保目錄,為繼續推進大產品聚焦戰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創新機制 提質增效
省工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醫藥行業改革政策頻出,“一致性評價”、“兩票制”、審批審評制度改革等,無疑都將對醫藥行業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今年是這些政策穩健落地的一年,預計“兩票制”將在全國范圍內推廣、“一致性評價”開始快速推進。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產業作為我省八大產業之一,應站在更高水平、更大效益、更好成長性的角度,努力成為引領經濟社會創新發展的排頭兵。
記者了解到,下一步我省醫藥工業發展將以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為契機,打造本土醫藥品牌,進一步增強競爭力和影響力。引導企業優化產品研發到產業化發展全鏈條上的結構布局,建立健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協調發展創新機制。加大對企業調研力度,跟蹤服務好新建項目、續建項目,確保順利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目標任務。鼓勵企業創新管理模式,內涵式與外延式相結合。順利渡過“兩票制”、“一致性評價”等政策性陣痛期。加大對新藥創制的政策支持,在稅收、專項資金支持、貸款等方面給予企業支持,鼓勵企業在新藥研發上加大投入,支持企業做大做強。探索在產業化建設上采取以獎待補的方式給予支持和鼓勵,以加快云南高端生物技術藥的研發和上市,保持和沿海發達地區在生物制藥產業上的競爭優勢。
深化改革 強化科研
以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為目標,目前,我省多家公司積極引入產業資本、金融資本,主動加強合作,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云南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控股股東白藥控股混合所有制改革相關安排部署下,全面助力白藥控股相關混改事項穩步向前推進。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積極與云投集團對接,雙方就成立云南省生物疫苗產業發展領導小組高位推進合作。目前,云投集團編制完成《省部合作生物疫苗產業發展規劃綱要(征求意見稿)》,生物所編制完成《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發展規劃》,雙方將在兩個規劃的基礎上,結合工作實際進行下一步合作。
與此同時,企業的科研工作也在持續深入,目前,三七科技正在積極推進三七大健康產品三七力康片二次開發;完成人參皂苷RG3、RH2和CK等稀有皂苷的轉化相關實驗,申報專利3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