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7/8/28 0:00:00 來源:
未知
中國醫藥行業是一個偉大的行業,但是有好的企業卻沒有偉大的企業,所以我們還有機會。——周軍
2016年全年營業收入1208億元,同比增長14.45%;利潤總額46億元,同比增長11.2%;26個產品銷售額超過1億元,上海醫藥(601607)在國內醫藥行業處于龍頭地位毋庸置疑。但同時,上海醫藥也是一家巨型國企,在當下國企改革、激發活力的熱浪中,同樣面臨著如何創造生命力的問題。上海醫藥則選擇集約、創新、國際化,作為自己發展的關鍵詞,以在行業中進行突圍。
集約凝聚競爭力
集約化發展不僅是當前國企改革課題中的應有之義,同時也是上海醫藥發展戰略的核心方針之一,集中體現在公司的工業制藥領域。
這幾年,子公司數量龐大的上海醫藥一直在進行整合歸并。大約3年前,公司總裁左敏先生提出,要集中整個研發組織、營銷組織和生產制造組織,以適應未來千億企業集團所必需的組織架構事業,這從組織架構上為上海醫藥集約化發展提供可能。
到目前為止,上海醫藥仍然有40多家工業子公司,公司副總裁張耀華先生說,未來3~5年,這一數字還將繼續變小,最終可能只剩15~20家左右。上海醫藥在上述集中歸并的基礎上,還要以專業化發展為公司提升競爭力。公司總裁左敏先生在搭建組織框架的同時,提出要聚焦五大領域,把當時常規性生產的800個產品中的60個選為重點產品,通過實施“一品一策”拉高上海醫藥工業銷售,提高盈利能力。
另外,從前上海醫藥有很多工廠,往往一個工廠包含原料、制劑、中藥等多重內容。“這幾年我們不再聚焦廣而全,而是專注分行業專項投入發展。目前這個思路開始帶出了一批優勢企業,并成為近幾年上海醫藥工業毛利率持續攀升的重要原因。”張耀華說。
創新帶來新動力
創新,是當前中國乃至世界任何一個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對于上海醫藥,創新力主要表現在創新藥研發和現有產品的二次開發上。公司副總裁劉彥君說,“2015年我們提出將上海醫藥的中央研究院打造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新藥創新中心,很多外界投資者當時都很懷疑。但是經過幾年的發展,成就有目共睹。”近幾年,公司持續加快研發模式的創新與優化,積極推進研發管理中心的運行和機制調整,研發項目取得多項階段性成果。公司七大主要研發項目均按計劃推進中,其中SPH3127的臨床前數據優于已上市同靶點藥物,Ⅰ期臨床推進順利,已完成單劑量遞增耐受性試驗;已完成的雷騰舒Ⅰ期臨床研究在類風關患者身上體現出有效性和安全性,其潛在用于抑制艾滋病慢性異常免疫激活的新適應癥臨床申請也已獲得CFDA受理。此外,公司集聚優勢資源推進仿制藥質量與療效一致性評價工作,所涉及品種無論是在數量上還是推進進度上均走在全國前列。目前共立項99個品種,125個品規(其中36個品種43個品規在289目錄外),15個產品進入臨床階段。
另外,上海醫藥的分銷創新商業模式也走在行業前列,無論是醫院供應鏈服務系統(SPD)創新業務,還是第三方物流業務,上海醫藥一直在積極探索創新商業模式以順應時代發展。上海醫藥以下屬子公司上藥云健康作為試點,率先布局電子處方業務。目前,上海醫藥延伸處方已經覆蓋了上海128家社區為民服務中心,每日處方量超過4000張,每月超過6萬張。
“未來大家不應只把關注點放在業務增長上,也應關注每日處理多少處方藥,對接多少新增醫院,對接多少新增病人,這些才是未來衡量醫藥電商公司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指標。”副總裁兼董事會秘書劉大偉先生說。
國際化進行行業突圍
早前,上海市委書記韓正先生到上海醫藥母公司上實集團調研時為集團作了定位——立足上海、依托香港、服務國家戰略、走國際化的發展道路。上實集團依據上述定位從4個方面確定了自己融產結合的發展戰略:深度資本化、再次國際化、聚焦大健康、拓展新邊疆。
根據該指導方針,上海醫藥提出要以資本推動業務板塊的快速發展,盡快在香港搭建海外投融資平臺、籌建海外投資并購基金,并根據市場的動態及公司的實際情況,開展權益類、債權類再融資,以支持公司未來發展。
公司董事長周軍先生說:“我希望在3~5年內將上海醫藥從一個高度市場化的國企變成一個高度資本化、國際化的國企。”他認為,中國的醫藥行業有好的企業但沒有偉大的企業,這是上海醫藥的機會。
從國際化方面來看,中國在今年6月1日加入了SCH,標志著國內醫藥行業標準正不斷與國際接軌,也將帶動上海醫藥未來整個質量體系完全按照國際化標準運行。另外,上海醫藥已經有多家子公司通過了美國的醫藥標準認證,也是在質量體系上保障與國際接軌。
去年,上海醫藥完成了對澳洲上市公司的私有化,今年國際化的發展思路也列入了公司重點工作,包括在海外設立研發中心,為公司未來ANDA的申請提供平臺,推進上海醫藥的新藥在美國的申請和臨床,同時為海外產品的引進和上海醫藥產品的輸出提供研究和資本運作的平臺。
周軍說:“中國的醫藥行業一定會有一千億美金市值的公司,而且這一天不會很遠。我們一定要加快并購的速度,這是我們的核心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