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7/9/18 0:00:00 來源:
未知
作者: Archie Sun
2017年9月15日,FDA基于一項II期臨床試驗加速批準了拜耳的PI3Kα和δ亞型抑制劑Aliqopa(copanlisib)上市,用于治療罹患復發性濾泡性淋巴瘤。
然而2014年7月全球首個上市的PI3Kδ抑制劑Zydelig (idelalisib),上市時就攜帶有4項黑框警告,提示存在包括致命性肝臟問題在內的風險。2016年3月在臨床研究中出現感染相關死亡等嚴重不良事件,而先后遭到EMA和FDA的警告和調查。Gilead隨后宣布暫停了Zydelig的所有臨床研究,表示不再尋求將Zydelig開發成血液腫瘤的一線療法。

至此,抗腫瘤熱門靶點PI3K披上了神秘的面紗,進入了“冷宮”。Zydelig的毒性是因為靶點本身所引起的,還是藥物本身結構呢?目前還機理還不清楚。EMA和FDA在對Zydelig審查后,聲明臨床醫生不可以使用idelalisib治療先前未經治的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并建議所有經治療的患者均需接受抗生素來預防感染。
PI3K抑制劑相對傳統化療藥物,似乎耐受性較好,但臨床研究中發現idelalisib在聯用其他靶向或化療藥物在一線或二線中,出現了免疫介導的毒性和感染性并發癥。所以,臨床中建議醫生不要將idelalisib作為一線藥物等使用或者聯用除了rituximab之外的其他藥物。
小編在查閱文獻后,給大家總結了PI3K抑制劑目前存在的毒性問題,以便為國內PI3K靶點新藥的開發提供借鑒。一般來說,PI3K靶點迄今觀察到的毒性可分為三類:免疫介導的毒性,骨髓移植和感染相關疾病等。一些藥物也有別的相關毒性,比如高血糖,高血壓和精神相關疾病,特別是與非γ或δ亞型抑制劑。免疫介導引起的常見毒性是肺炎,肝炎和腸炎,詳細的研究可見參考文獻。表1就總結了PI3K抑制劑常見的毒性。
表1 PI3K抑制劑常見引起的毒性

注:當聯合其他藥物使用可能會擴大毒性;
神經相關毒性包括抑郁,焦慮等。
+ =不良反應發生率>10%
++ =3級以上不良反應發生率>10%
最后,給大家總結了國內1.1類包含PI3K靶點的抗腫瘤藥物(不包括多靶點),見表2。
表2 國內1.1類PI3K抑制劑

參考文獻:
Clinical use of PI3K inhibitors in B-cell lymphoidmalignancies: today and tomorrow. Expert Review of Anticancer Therapy. 2017 Mar;17(3):271-279.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