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轉移在晚期患者中是很難避免的一種現象,腫瘤轉移同時也是導致患者死亡的一個主要原因。如何防止和減少腫瘤轉移對于癌癥患者的預后將有很大的幫助。要做到這一點,了解轉移后的腫瘤與原發腫瘤有何區別非常重要。
目前為止的大部分腫瘤基因組研究都集中在原發腫瘤上,腫瘤中新出現的基因突變也是選擇靶向治療方案的主要依據。而最近,來自美國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的科學家們發表了一項迄今規模最大、最全面的對于轉移腫瘤的基因組研究,其中有一些很有意思的新發現,這項研究發表在了最近的權威學術期刊《自然》雜志上。
在這項始于2010年的研究中,密西根大學的研究人員收集了500名患者的轉移腫瘤的樣本,這涵蓋了超過30種不同的癌癥在22種不同器官中的轉移。他們提取了這些腫瘤樣本中的DNA和RNA,進行了全外顯子和轉錄組測序,并與患者的健康組織進行了對比。
▲項目研究團隊(圖片來源:密西根大學)
科研人員的第一項發現并不十分出人意料,轉移腫瘤中出現的基因突變的數量和類型都顯著地多于原發腫瘤,幾乎每一例轉移腫瘤中都含有更多的突變。在轉移腫瘤中出現頻率最高的突變都來自于已知的致癌基因,如TP53、CDKN2A、PTEN、PIK3CA、RB1等。這說明了轉移腫瘤有更多的時間來發展新突變,這些新突變可以用來應對患者接受的治療,這也就意味著轉移腫瘤侵略性更強更難以治療。
通常對于腫瘤的基因組測序都只針對DNA,而這個團隊通過對RNA進行測序,發現了更多癌細胞如何改變腫瘤微環境,以及如何通過改變基因表達水平和激活信號通路來促進腫瘤的生長和轉移的機制。這些發現有望幫助找到更多的藥物靶點,此外還能了解癌細胞的免疫特征以預測患者對于免疫療法的反應。對RNA測序帶來的另一項關鍵發現是,轉移腫瘤會顯出兩種截然不同的特征之一,它們要么增殖速度非常快,要么會經歷一個叫做上皮至間質轉化的去分化過程使它們更容易轉向其他器官。
這項研究中最出人意料的發現是,通過對于腫瘤基因組和正常基因組,科研人員發現有多達12%的轉移腫瘤患者攜帶有遺傳的基因突變,這幾乎是所有癌癥患者中帶有遺傳突變的比例的4倍!這些遺傳突變中有大約四分之三的基因與DNA修復有關,對于這一機制存在一些靶向療法。科研人員建議,這些帶有遺傳突變的轉移腫瘤患者的家族成員應當進行基因組測序和尋求遺傳咨詢,以評估癌癥風險。
▲Arul Chinnaiyan博士(圖片來源:密西根大學)
這項研究的通訊作者、密西根大學教授、密歇根轉化病理學中心主任Arul Chinnaiyan博士表示:“腫瘤在接受治療后和在轉移過程中不斷地進化,因此我們需要對轉移腫瘤進行活檢并提出相應的治療方法,而不是依靠存檔的原發腫瘤樣本。”
研究人員表示,初步數據顯示他們發現的基因突變中有75%屬于“可治療的突變”,也就是說已經有靶向藥物獲批針對這些突變。下一步他們將繼續追蹤這些患者接受治療后的療效,以評估對轉移腫瘤能否改善患者的預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