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恒瑞醫藥、長春高新迭創新高,新股藥明康德連續漲停。上半年來,醫藥板塊走出一波亮麗的上漲行情,但在基金看來,對醫藥板塊的重估和配置才剛剛開始。基金經理普遍表示,中國醫藥行業進入了一個全新時代,在持續研發和創新的驅動下,有望成為下一個進入國際舞臺的制造業,其中創新藥、仿制藥和醫療服務領域均具備長期投資價值。
多重利好催生年度行情
從年初至今,醫藥生物行業指數累計上漲15.5%,在申萬28個行業中位居第一。進入5月,醫藥板塊多只個股加速上漲,新高不斷,藥明康德的連板走勢更是將年初以來的板塊反彈推向高潮。港股市場上,中國生物制藥和藥明生物也持續活躍。不少基金經理正面對這樣的選擇:是立即加倉,還是等待回調再加倉?但不論哪種選擇都代表著對醫藥行情的長期看好。
在資深醫藥基金經理看來,年初醫藥股的上漲,原料漲價和流感疫情的推動、估值和基金倉位配置“雙低”都是客觀因素,深層原因是深耕大消費的資金拋棄估值過高、業績不及預期的白馬藍籌而轉向更具性價比的醫藥股。后續在醫藥企業利潤增速大幅改善、創新藥獲得國家產業政策呵護以及藥明康德上市等層出不窮的熱點刺激下,形成了市場共振。
嘉實醫療保健基金經理齊海滔認為,中國醫藥行業正進入一個收入端平穩、利潤端高增長的全新時代,科技屬性和渠道價值在企業盈利中逐漸體現,后續將越來越明顯。公司對科技研發方面一旦形成產出,將導致公司的利潤端增長加速。未來研發能力強、渠道價值高的公司,將迎來大幅價值重估。
首先受益于醫藥板塊上漲的是醫藥行業主題基金。Choice數據顯示,今年來醫藥行業64只主題基金全數實現正收益,有20只年初以來漲幅超過20%,排在前三的是融通醫療保健、中歐醫療健康和銀華中證全指醫藥衛生,漲幅分別是27.08%、26.9%和26.7%;醫療行業35只基金中29只正收益,11只漲幅超過20%,排在前三的是富國精準醫療、匯添富醫療服務和招商醫藥健康產業,漲幅分別是34.67%、26.23%和2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