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疾病控制局關于征求對《慢性絲蟲病社區關懷和照料工作方案》(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
中國虎網 2006/10/28 0:00:00 來源:
未知
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重慶、四川、貴州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疾控處(地病辦):
經過50余年的積極防治,截至2006年,我國16個原絲蟲病流行省、自治區、直轄市全部達到了衛生部《消滅絲蟲病標準》。但是目前在原絲蟲病流行地區仍然有約40萬慢性絲蟲病人。幫助慢性絲蟲病人減輕疾病的痛苦,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是消除絲蟲病后的工作重點之一,也是以人為本,關懷弱勢群體,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為使這項工作順利進行,我局組織專家制定了《慢性絲蟲病社區關懷和照料工作方案(征求意見稿)》(電子版參見衛生部網站http://www.moh.gov.cn)。現印發給你們,請組織有關人員認真研究,并將修改意見于2006年11月15日前以書面形式反饋我局,同時發送電子版。
聯系人:夏剛 王蓉蓉
電 話:(010)68792361 (010)68792373
傳 真:(010)68792342
郵 箱: xiagang@moh.gov.cn
二○○六年十月二十三日
附件 :
慢性絲蟲病社區關懷和照料工作方案
(征求意見稿)
絲蟲病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重要寄生蟲病之一,是世界上第二位致殘性疾病。經過50余年的積極防治,2006年我國16個原絲蟲病流行省、自治區、直轄市全部達到了衛生部《消滅絲蟲病標準》。但目前在原絲蟲病流行地區仍然有約40萬慢性絲蟲病人。幫助慢性絲蟲病人減輕疾病的痛苦,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是消除絲蟲病后的工作重點之一,也是以人為本,關懷弱勢群體,建設和諧社會的需要。為使這項工作能順利進行,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
通過健康教育,開展社區關懷和管理,促進自我照料,達到緩解慢性絲蟲病癥狀,減少病人痛苦和控制發病。
二、內容和方法
(一) 調查建檔 各地應開展慢性絲蟲病病人調查,對現存的每個慢性絲蟲病患者建立個人管理檔案(慢性絲蟲病病人登記表、慢性絲蟲病個案調查表,詳見附件1、2)。
(二) 設置慢性絲蟲病社區照料點 各地應根據病人數量和分布情況,設立照料點。照料點設在慢性絲蟲病人較為集中、基層防保網絡健全并運轉良好的社區。
(三) 開展健康教育 利用電視、錄像、廣播、宣傳畫和宣傳資料等形式,普及慢性絲蟲病自我照料知識(淋巴水腫分期方法及照料參考方法參見附件5、6),并結合病人就診和隨訪,進行面對面的健康教育,促進和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
(四) 隨訪指導 定期對慢性絲蟲病病人進行隨訪,指導和督促病人進行自我照料,并做好隨訪記錄(淋巴水腫病人和乳糜尿病人隨訪登記表分別參見附件3、4)。
(五) 急性發作的處理 對急性淋巴管/結炎發作的病人,指導其及時進行對癥處理,緩解癥狀或就醫治療。
(六) 資料收集管理 按統一表格要求填寫,及時做好資料的收集整理和歸檔。
(七) 積極爭取地方政府和財政、民政、殘聯等部門的重視和支持,對慢性絲蟲病病人就診、檢查、咨詢、住院等費用給予適當的減免。
三、組織措施
(一) 衛生行政部門
衛生部負責全國慢性絲蟲病社區關懷和照料工作的組織領導和方案制訂。地方各級衛生主管部門負責本轄區的慢性絲蟲病社區關懷和照料工作的組織實施,安排所需經費,保證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1. 組織慢性絲蟲病社區關懷和照料工作方案的起草、論證,組織專家為全國慢性絲蟲病社區關懷和照料工作提供技術指導。
2. 負責對省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專業技術骨干的培訓。
3. 組織對各省慢性絲蟲病社區關懷和照料工作的檢查和督導。
4. 設計和制作慢性絲蟲病社區關懷和照料的健康教育材料。
(三) 省、市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
1. 根據全國慢性絲蟲病社區關懷和照料工作方案,結合本省(自治區、直轄市)、市(地、州)實際情況制定本省、市(地、州)的方案;并負責指導建立本省(自治區、直轄市)、市(地、州)的照料點。
2. 負責本省(自治區、直轄市)、市(地、州)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
3. 承擔本省(自治區、直轄市)、市(地、州)慢性絲蟲病社區關懷和照料工作的技術指導和檢查。
4. 負責本省(自治區、直轄市)、市(地、州)慢性絲蟲病社區關懷和照料工作資料的收集、匯總和分析。
(四) 縣(市、區)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
1. 按方案要求,在上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指導下開展慢性絲蟲病社區關懷和照料工作。
2. 負責對鄉村醫務人員進行慢性絲蟲病社區關懷和照料工作的技術培訓和指導。
3. 負責本縣(市、區)慢性絲蟲病社區關懷和照料工作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并于每年12月31日前逐級上報省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
(五) 鄉級醫療機構
1. 在上級衛生行政部門的領導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指導下,以鄉或村為單位建立慢性絲蟲病人社區關懷和照料點,承擔照料的具體工作。
2. 建立慢性絲蟲病人資料檔案。
3. 開展經常性健康教育
四、質量控制
(一) 各級政府和衛生部門要高度重視,在經費、人員上等給予支持,保證社區關懷和照料工作順利進行。
(二) 省、市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負責技術指導及對專業技術人員和鄉村醫生的培訓,縣(市、區)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有專人負責管理、組織協調該項工作的開展。
(三) 各照料點應建立慢性絲蟲病人資料檔案管理制度、照料工作制度、隨訪工作制度,制訂相關的技術措施并負責組織實施。
附件:1.表1 慢性絲蟲病病人登記表
2.表2 慢性絲蟲病個案調查表
3.表3 淋巴水腫病人隨訪登記錄
4.表4 乳糜尿病人隨訪登記錄
5.淋巴水腫分期方法
6.慢性絲蟲病照料參考方法
附件1:
表1 慢性絲蟲病病人登記表
縣(市) 鄉(鎮) 村 組編號 □□□□
編號
姓名
性別
年齡
癥狀體征
末次檢出微絲蚴年份
備注
象皮腫
乳糜尿
鞘膜
積液
淋巴管(結)炎
調查人 調查日期 年 月 日
附件2 :
表2 慢性絲蟲病個案調查表
編號:□□□□□□
一.一般情況:
1.姓名: ;
2.性別:男=1,女=2; □
3.出生年月: 年 月
4.住址: 省 市 縣(市、區) 鄉(鎮) 村 自然村
5.職業:工人=1,農民=2,干部=3,經商=4,無業=5; □
6.電話:
7.郵編
二.既往微絲蚴檢查情況: 查過=1,未查過=2,記不清=3; □
1.血檢日期: 年 月
2.檢查結果: 陽性=1,陰性=2,記不清=3; □
3.乙胺嗪治療:有=1, 無=2, 不清楚=3; □
三.淋巴管/結炎發作情況: 有=1, 無=2; □
1.首次發作時間: 年;
2.最近發作時間: 年 月
3.年平均發作次數: 次;
4.平均病程天數: 天
5.發作季節:春季=1,夏季=2,秋季=3,冬季=4; □□□□
6.發作部位:腹股溝和下肢=1,腋下和上肢=2; □□
7.發作特點: 離心性=1,向心性=2; □
8.丹毒樣皮炎:有=1,無=2; □
9.高熱寒戰史:有=1,無=2; □
四.象皮腫: 有=1,無=2; □
1.部位:上肢: 左=1,右=2,雙側=3,; □
下肢: 左=1, 右=2,雙側=3,; □
其它: 乳房=1,外生殖器=2 □
2.分期:(七期法`) 左□, 右□
3.下肢腿圍測量: 左 , , , , cm。
右 , , , , cm。
4.凹陷性水腫:有=1, 無=2; □
5.潰瘍: 有=1, 無=2; □
6.皮膚: 光滑=1,粗糙=2,苔鮮樣=3; □
7.皮膚增厚: 有=1, 無=2; □
8.患肢畸形: 有=1, 無=2; □
9.功能障礙: 有=1, 無=2; □
五.乳 糜 尿: 有=1, 無=2; □
1.首次發作時間: 年;
2.最近發作時間: 年 月
3.年發作頻率: 次;
4.發作持續時間: 一周=1,一個月=2,一年以上=3; □
5.發作誘因: 勞累=1,高脂餐=2 □
6.發作特點: 有一定規律間歇發作=1,不定期發作=2 □
7.尿液外觀: 米湯樣=1,粉紅色=2,淡血色=3; □
8.排尿困難: 有=1, 無=2; □
9.乳糜試驗: 陽性=1,陰性=2; □
10.治療情況: 海群生=1,中草藥=2,手術=3,其他=4,未治=5; □
六.鞘膜積液: 有=1, 無=2; □
1.最早發現時間: 年 月
2.部位:左=1, 右=2,雙側=3;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