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戶外廣告、廣播電視廣告、報紙廣告,都有相當一部分是醫療廣告,其中民營醫院的醫療廣告更是占了很大比重。據記者調查,民營醫院的醫療廣告已成為虛假廣告的重災區。
山西省政協委員博繼春曾在太原一家民營醫院看過頸椎病,廣告說可以“瞬間復位”,然而他看病一個多月,錢花了不少,病情卻不見好轉。博繼春認為,這家醫院是在廣告中使用“絕對語言”來誘騙患者。
這家醫院的墻上確有“瞬間精確復位”“30分鐘治療立竿見影”“國際專利’三維復位技術’”等誘人的廣告詞。明明是廣而告之,但一位工作人員見記者抄錄這些廣告詞卻如臨大敵,立即阻止。他說,有什么事可以去找院長。
據醫院一位負責人說,院長是在北京某解放軍醫院退休后被聘來的,聘期三年。而院長以前具體在哪個醫院工作,對方卻不愿說。
這家醫院有句廣告詞是“家門口的北京專家醫院”。記者給這家醫院打電話,接線員說可以聯系來自上海虹橋醫院的“名專家主任”。記者和這位“主任”通話,他承認“是從上海虹橋醫院調過來的”。記者隨后給上海虹橋醫院打電話,對方幾次都說“醫院沒有這樣一個人”。而據說這位“名專家”還經常被邀請到當地的廣播里做醫療節目。
其實假專家在民營醫院中“滿天飛”并不少見。太原許多民營醫院都稱,從省級大醫院聘請了“泌尿病專家”,而據有關人士介紹,其實太原的民營醫院從大醫院里聘請的真正的泌尿病“名專家”寥寥無幾。
盡管廣告“鋪天蓋地”,但太原一些民營醫院口碑并不好,到那里看病的多是太原市以外的患者。記者遇到過在太原打工的湖南和四川患者,他們都說是從不同廣告中知道這里的醫院的,并且說民營醫院檢查的項目多,藥品價格也貴。
記者年初在太原市采訪看到,經常是整條路、整條街都是民營醫院的醫療廣告。即使在公共汽車上,車內側、外側都能看到醒目的醫療廣告。據太原市工商局調查,當時太原市區的戶外醫療廣告多達600余塊,占戶外廣告總數的15%。
博繼春告訴記者,有家民營醫院雖然建起才二三年時間,但其每年的廣告費就達一千多萬元。據有關部門統計,2005年山西省醫療廣告費為2.458億元,其中民營醫院的醫療廣告費占70%,達1.72億元。一些民營醫院每年投入幾百萬元的廣告費,已是不爭的事實。
太原目前有七八十家民營醫院。由于過度競爭,一些民營醫院已難以維持,有人形容民營醫院的狀況是“做廣告是找死,不做廣告是等死”。有的民營醫院負責人坦言,民營醫院是在夾縫中求生存。公立醫院已走過了幾十年,醫院品牌靠老百姓的口碑就傳出來了。民營醫院要想擴大市場份額,就不得不大做廣告文章。
一位基層工商局的負責人說,醫療廣告比較濫,其中存在很多虛假廣告,虛假醫療廣告已成為公害。這些民營醫院不惜代價投巨資做廣告,把患者騙進醫院,不論能否治好病,能多宰一刀是一刀,廣告費實際上已成了部分老百姓看病貴的新負擔。
此間工商、衛生以及醫院的有關人士認為,必須對醫療廣告進行嚴格管理。一是應加大對虛假醫療廣告的處罰力度,打擊廣告商和廣告主“掙的會比罰的多”的想法,增加其“創傷經營”成本。二是建立社會誠信體系,對虛假醫療廣告進行曝光,并將被罰款的醫院列入黑名單。要上下形成共識,用規章條例規定下來,誰不作為就是嚴重失職。三是對民營醫院的準入審批要慎重,控制民營醫院在一個地方的總體數量,以免太多的民營醫院“吃不飽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