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屆中國國際醫藥原料藥、中間體、包裝、設備秋季交易會(APICHINA)15~17日在青島國際會展中心如期舉行。來自各個國家和地區的采購團的代表應邀參會,為參展商提供更多交流合作的商機。本次展會的一大亮點是,國藥勵展與世界制藥工業展(INTERPHEX)合作,在本屆APICHINA上設立了世界制藥工業展專區(INTERPHEXCHINA),為中國制藥工業與國際制藥工業的交流提供良機。
"當前的醫藥行業似乎在經歷一場洗禮,特別是制藥企業,面臨著一場嚴峻的考驗。"在11月17日落幕的第57屆中國國際醫藥原料藥、中間體、包裝、設備秋季交易會(APIChina)上,中國化學制藥工業協會副會長沈賢姬在報告中如是說。
制劑總體形勢不樂觀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統計數字,2006年1~9月份化學制藥工業經濟效益與全國工業形勢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1~9月份全國規模以上的工業企業利潤增長29.6%,而化學制藥工業僅增長4.6%,其中制劑子行業(指沒有化學原料藥生產的制劑企業集合)同比下降3.8%;全國工業產品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6.3%,化學制藥工業同比增長15.2%;全國規模以上的工業企業虧損面為19.9%,虧損總額同比增加25.7%;化學制藥工業虧損面為27.1%,而制劑子行業虧損面達30.8%,比全國高出近11個百分點。只有虧損企業虧損額的增長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為9.7%,制劑子行業虧損額同比增長24.1%。
根據化學制藥工業協會統計協作委員會采集的全國重點制藥工業企業經濟效益指標完成情況顯示,雖然8、9兩個月利潤下滑速度放慢,比全年下降幅度最大的7月份回升了37.6%,但沈賢姬坦言,總體形勢仍不容樂觀。因為從1~9月份的形勢看,重點企業的利潤總額同比下降12.9%,利潤增幅比同期回落了19.09%。
2006年制藥行業經歷了政策調控,市場本身也在無形中"洗牌"。在化學制藥工業協會采集數據的147家企業中,1~9月份有32家企業虧損,占21.77%,虧損額比同期增加4800萬元,增長21.86%。與上半年虧損額增長16.8%相比,1~9月虧損情況又擴大了5個百分點。不過,在虧損面加大的情況下,1~9月,147家企業利潤同比增長超過30%的企業有21家,其中不乏利潤上億元的企業。
對于上述嚴峻形勢,有專家認為,企業要在困境中求得生存,必須以市場為導向,注重研發,重視產品質量和市場推廣,才能在嚴酷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一個事實也證明,在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都不利的情況下,企業紛紛尋求創新。根據化學制藥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06年上半年在普通片劑產量下降12%的情況下,緩釋、控釋片增長28%,這說明在提高制劑技術上,企業正在花大力氣,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原料藥出口量增利減
2006年上半年24大類化學原料藥出口形勢仍然利好,但受到國內制劑銷售的影響,產量完成24萬噸,同比僅增長5%,比去年同期的增幅減少11.8%;供應出口量完成11.5萬噸,同比增長13%,比去年同期的增幅上漲5.6%,供應出口量占產量的比重為47.8%,去年同期為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