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MOICPC——骨誘導人工骨

產品功效
全國唯一個填充和誘導雙重功能的新一代骨修復材料 BAMOICPC——骨誘導人工骨
BAM骨誘導人工骨(OICPC)(即骨誘導磷酸鈣生物陶瓷)是國際著名生物材料專家、國家生物醫學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張興棟教授在其建立的我國原創性生物材料骨誘導理論的基礎上研究開發的新一代人工骨,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規劃項目(973)資助下取得的應用研究成果。
BAM骨誘導人工骨(OICPC)是近于自然骨結構和無機組成的人工合成材料,具有優良的生物的相容性和骨傳導性。
BAM骨誘導人工骨(OICPC)可直接誘導長入孔隙內的間充質細胞向骨母細胞、成骨細胞分化并進一步成骨,具有優良的骨誘導性,且無細胞的無限增殖1-8。
BAM骨誘導人工骨(OICPC)不外加骨生長因子和活性細胞,無感染傳播源,避免了大量使用昂貴的外源性生長因子及其導致的免疫排斥反應。
BAM骨誘導人工骨(OICPC)為外傷、病變及先天畸形等導致的骨缺損的修復和重建提供了又一選擇。
OICPC的骨誘導機制
OICPC類似自然骨的特定化學組成與三維多孔結構易于吸附內源性骨生長因子,進而誘使長入其內的間充質細胞向OICPC趨化、遷移
OICPC孔壁局域處內源性生長因子濃度達到骨誘導發生所需的閾值時,間充質細胞便向骨母細胞、成骨細胞分化,并進一步成骨。
1、2003年獲得軍隊內部醫療系統科技進步二等獎。
2、2005年1月獲得國家教育部自然與科學一等獎。
3、我國也因此成功獲得第十九屆國際生物陶瓷大會的舉辦權。
4、被列為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G1999064700)。
5、被列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59493200)。
6、被列為國家生物醫學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發項目(9559908)。

【劑 型】:
【成 分】:
【用法用量】:
【規 格】:骨粒、骨球、條狀等
【包 裝】:產品性能
孔徑:200-500μm,利于新骨長入;
孔隙率:≥60%;
抗壓強度:>1.5MPa(符合ISO10993標準)
生物學性能:符合ISO10993系列標準
適應癥
1、各種創傷性骨缺損修復;
2、骨腫瘤及骨纖維結構不良等在徹底清除病灶后的骨缺損修復;
3、慢性骨髓炎、骨結核,骨腫瘤術后,復合抗生素或化學藥物,局部緩釋給藥治療;
4、先天畸形引起的骨缺失或骨缺損治療,如顎裂、齒槽突裂等;
5、關節融合,矯形植骨;
6、骨折延遲愈合,骨不連,假關節等的治療;
7、椎體植骨融合,椎板減壓術后植骨。
毒副反應
本品無毒副反應,極個別患者術后可能有少量滲出液,數日后可消失;亦可按常規處理。
注意事項
1、填充前骨缺損處充分止血;
2、填充時應用細頭吸引器械或干紗布不斷吸干缺損處及周圍組織的滲液,然后植入材料;
3、缺損較大,滲出液較多的病灶應放置引流物。
4、節段性骨缺損修復應保證有可靠固定。
禁忌癥
1、關節軟骨面破損處禁用;
2、感染傷口及軟組織條件差者慎用;
3、抗生素及化學藥物過敏者慎用復合抗生素等的植入體。
【其他說明】:
【藥品生產單位】:
先進的誘導理論:
目前,賦予無機材料誘導組織再生的生物功能是當代生物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的前沿和重點,我國近幾年在這方面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國家生物醫學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繼成功取得第九次世界生物材料大會舉辦權后又取得一項具有標志意義的研究成果,中國生物材料委員會副主席秘書長,川大教授張興棟發現并確證的“無生命的生物材料也能誘導組織再生”,建立起的生物材料骨誘導理論,這是我國近年來重大的原創性理論之一。
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國家生物材料中心的張興棟教授研究組織獨立發現無生命的多孔磷酸鈣陶瓷可以誘導骨形成,并進一步通過骨誘導過程的組織學、特征蛋白和基因,以及誘導骨的組成和結構研究確證了這一發現:提出并證明三維多孔結構和表面類骨磷灰石層的形成是誘發材料骨誘導作用的必要條件,初步建立材料骨誘導機制假說。
此研究成果于第六次世界生物材料大會作為先進學術思想成功地由主持workshop進行了宣講。
【虎網溫馨提示】:為了提高您的個人信譽度,請與廠家聯系時說明:您是從虎網獲取的產品信息。
[虎網小秘書友情提示]代理商會員注冊即享受:
1、免費直接查看所有廠家的聯系方式 2、避免無關電話的騷擾(30秒快速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