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現代物流網絡是基本藥物配送中著力點
/張凌輝
自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去年出臺的新版GSP征求意見稿首次提出了“現代物流藥品批發企業”后,業內一直有傳言以后各省醫院配送招標只能由“現代物流藥品批發企業”參與,未取得該資格的藥企自動喪失公立醫院藥品配送招標的資格。雖然該消息一直沒被國家官方層面的政策所證實,但是在山東、河南、江蘇、湖南等省2009年醫院配送招標方案中,“現代物流”的相關要素的確不同程度的影響了醫藥企業是否能中標。
早在2009年11月初,衛生部有官員透漏,11月末將出臺4個文件:基本藥物采購配送的規定、基本藥物配套使用的規定、基本藥物臨床運用指南和處方集要、基本藥品保障目錄。而在配送方面,則會有文件明確規定“除了由中標企業直接配送以外,中標企業也可以委托中標所在地招標選擇的企業統一配送。中標企業可以在一個地區委托多家招標選擇的企業進行配送,但是被委托的企業不能轉配送”。雖然筆者一直試圖找到該文件而無果,但是該消息無疑在一定程度上證實了上述猜想。如果國家新政規定只能由各省所中標入圍的“現代物流藥品
批發企業”進行公立醫院藥品配送的話,這對目前的醫院配送市場而言無疑是一場巨大的洗牌。
但是,“現代物流”應該在公立醫院藥品配送招標中如何定義,應該如何建設各省的藥品物流網絡才能保障百姓的用藥需求,筆者認為值得業界及醫改專家們探討,否則該政策極有可能走入歧途。
兩大難題需解決
現代物流難統一
事實上,中國的醫藥企業近年來已經在很努力的轉型,無論是學習國外的先進管理手段、還是使用創新的經營模式、又或者耗費巨資建設大型醫藥物流中心,都不乏可圈可點之處。但是,將“現代物流”作為決定醫藥行業發展方向的因素,則必須要考慮我們的國情。
在中國,各省的經濟發展水平不一、醫藥流通市場環境不一、企業的規范治理程度不一,三個不一決定了中國上萬家醫藥企業很難采用統一的經營或管理模式。因此,我們努力提倡建設“現代物流藥品批發企業”的同時,就必須提醒企業要清醒認識自身所擁有的獨特優勢。中西部地區的企業,就應該充分利用人力成本相對低廉的優勢,盡量不要建設耗資巨大的高位自動立體庫;東部與沿海地區有條件的藥企,應該更加靈活的使用自動分揀系統、電子標簽、WMS(倉儲管理系統)、條碼與射頻技術等,追求投資效益最大化。如此看來,我們的國情決定了全國統一的現代物流標準不太現實。
上海通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相信,無論現代醫藥物流的標準最終如何制訂,企業如果因為物流建設而背離了經營效益的考量,那么這樣的政策本身也是不長久的。
地方政策有點亂
一方面,國家層面遲遲沒有明確現代醫藥物流是什么;另一方面,各省陸續提出本省的現代醫藥物流標準。這導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未來兩三年內國內不同省份的現代醫藥物流政策將亂象叢生,跨區域經營的大型醫藥企業在物流建設上只能“入鄉隨俗”。
比如剛公布了“第一批藥品現代物流試點企業的名單”
的山東省,一共選擇了覆蓋山東省大多數地區的18家藥企作為試點,其主要參考指標是:2008年銷售額(以納稅申報表為準)5億元以上;2008年以來無經營假劣藥品違法行為;嚴格實施《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具有40畝以上自主物流建設用地、10000平方米以上的物流倉庫。而獲得藥品現代物流試點資格的企業可以享受如下政策優惠:優先支持增加蛋白同化制劑、肽類激素,疫苗等經營范圍;優先批準為第三方藥品現代物流試點企業;優先支持建設區域性藥品物流配送中心;優先推薦為省服務業發展重點企業;優先推薦為基本藥物招標配送企業。當地企業擠破腦袋也想往里鉆。而湖南省也剛剛公布了該省關于現代醫藥物流的征求意見稿,與山東省的差異頗大。
在河南,筆者前段時間看見其最新的醫院招標方案也提到“現代物流醫藥企業加1分、具有WMS系統加2分、具有WCS系統加1分、具有TMS系統加1分”。通過解讀該方案,我們至少可以看出河南省在進行醫院配送招標時已經對醫藥企業的物流能力提出了具體指標。在廣東,雖然還沒有明確提出現代物流對藥企參與醫院配送招標具有決定影響,但是已經開始在進行“第三方醫藥物流企業”申報的試點;按照國家藥監局2005年發文的精神,只有具有現代物流能力的藥企才能考慮授予第三方醫藥物流的資格。
健全現代醫藥物流網
我們不能忘記,中國醫藥流通業在面臨新的變局時,不能僅僅站在一個行業的角度去考慮問題,而要綜合醫改走向、全民醫療保障體系建設、利于行業健康發展的角度去探索解決辦法。
醫藥企業應分級
事實上,目前許多省級藥監部門對現代物流標準的制訂也存在觀望態度,最主要的原因有二:一是國家新版GSP文件遲遲不出臺,導致省級藥監部門目前出臺的有關現代物流醫藥企業的文件存在著與國家新版GSP矛盾的風險;二是前文提到到中國太大,中西部、西南部省份與東南沿海經濟發達省份的醫藥環境差別太大,很難用過高的標準去給全國的藥企設定統一的“現代物流醫藥企業”的門檻。
因此,筆者結合國家新版GSP修訂的最新進展和各省已經出臺的相關文件分析,未來我國醫藥商業藥企將因現代物流出現事實上的分級:
現代物流醫藥企業,要求倉儲面積在15000平方米以上、陰涼庫占總倉庫面積的60%以上;具備高位自動立體倉庫,貫穿藥品入庫、存儲、出庫環節的自動分揀系統、WMS系統、電子標簽、自動溫濕度記錄儀等先進設備;至少擁有至少2輛冷藏車,總配送車輛不少于20輛。此類企業可以被授予第三方物流經營資格,可以參與醫院招標,并且承接前文衛生部文件規定的“轉配送”業務。
具有現代物流能力的企業,要求倉儲面積在10000平方米以上,整件庫面積應在總倉庫面積的50%以上;至少應實現零貨自動拆零揀選、傳輸,另外需具備一定水平的現代物流設施設備(需設置底限)。這類企業屬于過渡性質,過渡期為2年,可以參與當省醫院配送招標,但是不能被授予第三方物流經營資格,不能承接“轉配送”業務。
綜合批發醫藥企業,符合GSP規定的最低條件,不能參與醫院招標配送業務,不能從事第三方物流業務。
物流網絡需建立
筆者認為,國家出臺指導性文件后,各省級藥監部門在具體執行過程中,應該盡量建立可覆蓋全省公立醫療機構的現代物流藥品配送網絡,這才符合建設、健全國民醫療保障體系的大方向。
前幾年,許多省份提出在本省最終只保留3~5家從事醫院藥品配送的企業,這顯然難以實現對各省鄉鎮醫療機構的全覆蓋。因此,筆者建議各省在前文所提的商業藥企分級的基礎上,以醫藥企業為節點,建立、健全各省的藥品配送網絡;大致測算下,中國大多數省份所需要的醫院配送藥企可以控制在24~36家之間(個別省份除外),太少就容易出現醫療機構藥品配送延時現象。
因此,理想的手段是將本省的醫藥企業分成3級:“現代物流醫藥企業”控制在8~10家左右,該類企業的配送網絡可以覆蓋多個地級市的終端醫療機構;“具有現代物流能力”的醫藥企業在16~26家之間,該類藥企的藥品配送網絡至少應該可以深度覆蓋一個地級市的終端醫療機構;而最低一級的“綜合批發醫藥企業”只能從事快配業務,不能進入醫院配送領域。上述三類企業實行準入式認證,同級企業之間鼓勵兼并和自由競爭。筆者相信只有如此,才能達到凈化行業、鼓勵規模藥企做大做強的目的。
上海通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認為,只有采取上述方式,才能較好的解決醫院配送企業太少而導致的藥品配送網絡不全、一次性淘汰藥企過多而帶來的社會負面效應等問題。
醫藥物流建設 物流中心建設規劃 醫藥物流規劃與設計 醫藥物流中心軟硬件集成 物流集成 WMS倉儲軟件 物流集成 第三方醫藥物流中心規劃設計
藥品三方物流集成 新版GSP認證
冷鏈驗證 醫藥物流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