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以前,維生素原料藥廠商都專注于壓低價格,奪取國際市場份額,成就在相關產品領域的霸主地位。當依靠降價搶奪市場份額的手段不再奏效時,一些維生素生產廠商調整了策略,悄然將降價變成了提價。
近日,國內幾大維生素生產廠家都將維生素E的出貨價格上調到每公斤79元,一時間,經銷商紛紛觀望,持貨待漲,這使得市場的成交價格出現較大漲幅。
在維生素E價格上漲的帶動下,維生素H的價格也迅速上漲,其價格從9月中旬的每公斤88元上漲到目前大約每公斤160元。與此同時,維生素A價格近期也出現上漲。此外,2006年9月至2007年9月,核黃素、泛酸鈣、葉酸、VC和維生素K3的價格上漲幅度均達到100%以上。維生素產品價格的大幅上漲引起了業內的廣泛關注。
維生素漲價原由
業內專家介紹,2006年以前,維生素原料藥廠商都專注于壓低價格,奪取國際市場份額,成就在相關產品領域的霸主地位。
分析人士表示,目前,全球維生素市場規模最大的維生素E、維生素C、維生素A的生產已轉移至我國,但原料成本大幅上漲,工藝改進帶來的成本下降不再顯著,人民幣升值削弱了國內企業的成本優勢,低毛利率的生產企業自身的造血能力日漸減弱,僅依靠降低成本搶占市場份額的做法已無法繼續支撐國內維生素廠商的發展。
而且,目前維生素原料藥的產業轉移遇到了很大的瓶頸。因為在大部分維生素原料藥品種產品轉移基本完成和接近完成時,依靠新的小品種很難推動企業的業績增長,產業轉移已經很難再推動相關企業實現較大增長。
當依靠降價搶奪市場份額的手段不再奏效時,一些維生素生產廠商調整了策略,悄然將降價變成了提價。
廠商結成漲價同盟
專家認為,在國內維生素行業競爭環境發生變化的情況下,產品提價已成為企業提升利潤的重要手段。
鑫富藥業去年率先將泛酸鈣的價格提高了15%。提價后該公司利潤得到很大提升,公司股價隨之大幅上漲,今年上半年的毛利高達1.8億元。隨后,廣濟藥業也迅速提高了相關產品的價格。
據悉,產品提價之后,鑫富藥業泛酸鈣和廣濟藥業核黃素的毛利率顯著提高,同比分別增長35.95%和42.07%。鑫富藥業和廣濟藥業發布的三季度業績預增公告顯示,今年1-9月,兩家公司凈利潤增長分別為1750%-1950%、950%-1050%。
“部分維生素原料藥價格上漲帶來的效應逐步改變了行業內其他競爭者的態度,在維生素E、維生素H 等產能集中度高的領域,生產廠商的利益相對容易達成一致。”專家表示。
今年以來,新和成公司在3個月內兩次將維生素E的價格提高了15%,9月底又將維生素A價格提高了10%。浙江醫藥維生素E內銷價格也上漲了15%。
泛酸鈣、核黃素及維生素C是今年上漲幅度最大的維生素產品。專家介紹說,目前全球維生素C 生產廠商主要有6 家:BASF、DSM、石家莊制藥、華北制藥、東北制藥、江山制藥,維生素C的主要產能集中在中國。在泛酸鈣、核黃素等產能集中的領域,相關廠商率先從降價走向了提價。進入2007年以來,維生素C價格呈現出明顯的長勢,從年初的每公斤30元,漲至7月份的85元,目前最新價格為70元。
“國外的BASF 等廠商出于自身產品結構調整的要求也開始提價,造成了這些產品的價格大幅上漲。”專家認為,廠商提價以獲得更多利潤的做法正逐步滲透到大部分成熟原料藥產品中去。
漲價能走多遠
中投證券分析師周銳認為,維生素原料藥價格的上漲具有很強的周期性,通常價格處于高位的時間短,處于低位的時間長,價格上漲周期很短。
周銳認為,影響維生素供給的因素較多。首先是幾大生產廠商的態度。只有產品的競爭進入寡頭壟斷階段,提價才能成功,幾個寡頭之間的態度無疑是決定產品價格上漲時間幅度和長度的主要因素,如果寡頭的利益一致,則價格維持的時間較長。目前,全球維生素價格提價明顯,主要是一些企業開始壓縮產能,幾家維生素寡頭開始聯合報價。
分析人士表示,國家對環保要求的提高,是引起國內維生素價格上漲的一個主要原因。國內維生素生產廠商與國外維生素生產廠商競爭,主要是因為中國的生產成本相對較低,因此在中國生產的維生素價格較低。以前國家鼓勵企業生產,但現在環保問題日益被重視,國家對環保的要求也在逐漸提高,各維生素生產廠商在增置環保設備的同時增加了生產成本,而一些較小的維生素生產廠商和一些污染嚴重的企業已經停產,這樣會使維生素的生產企業更加集中。但由于目前維生素價格上漲幅度較大,新進入者將越來越多,一些資本雄厚的競爭者也會進入。大部分維生素產品需要的投資小、項目上馬快,使得眾多的廠商不斷涌入,對維生素的價格或有影響。
分析人士認為,具體而言,泛酸鈣的價格能否維持主要取決于山東新發擴產產能的釋放速度,核黃素要看新進入者廈門金達威和山東恩貝的項目進展,維生素C要視小生產商的復產狀況;維生素E、維生素A和維生素H(生物素)則是取決于浙江醫藥、新和成和圣達藥業等相關廠商的態度。
據介紹,新和成公司和浙江醫藥是維生素E、維生素A、維生素H的主要生產廠商,擁有一定的定價能力。目前這兩家公司的盈利水平都還不高,仍然有提價的意愿,預計維生素E價格將延續溫和上漲的態勢;維生素A價格短期內也將上漲,但價格上漲維持的時間和漲幅高度都不如維生素E;維生素H是小品種維生素,價格彈性大,有可能出現出乎意料的上漲。(作者:于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