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價齊刷刷向上的一片“漲聲”中,廣東人總算聽到了一個好消息:“老大難”的藥價倒是真的開始降了!
從4月起至本月初,廣東省各地醫院藥品已全部啟用了今年“網上限價競價陽光采購”的新價。這項震動全國的改革,能真正為老百姓帶來多少實惠?近日,廣東省衛生廳舉行通報會,披露近期全省實施情況。
●全省利好
青霉素、阿莫西林等10種常用藥:降價9.63%
省醫療機構藥品陽光采購工作專家組組長楊俊何介紹說,從6月27日至8月6日,全省組織了5個小組,對12個地市開展督導,實地抽查了24家醫療機構采購使用掛網藥品的情況,總體實施情況符合預期。
據統計,截至今年7月31日,參與全省藥品陽光采購的醫療機構有891家,陽光采購藥品總金額為70多億元,讓利患者12億多元,減少了配送環節,降低了社會成本,減輕了老百姓醫藥費用負擔,取得了初步成效。
而根據廣東省物價局最近的調查,對醫院用量最大的青霉素、阿莫西林、頭孢三嗪、頭孢他啶、頭孢拉定、頭孢呋辛、阿齊霉素、環丙沙星、氧氟沙星以及復方氨基酸等10個常用品種的各種劑型進行價格測算,發現對這10個藥品的16個品規價格比去年招標平均下降了9.63%。
●醫院反饋
“精明”老病號:跑回醫院拿藥
“這回老百姓是真正體會到了實惠。”專家組成員、中山一院藥劑科副主任鄺翠儀舉例說,今年1-4月份,該院每張門診處方平均價格是137元,而5月份實施掛網價以后,平均每張處方費用為132元,降了5元。“別小看這5塊錢,我們中山一院每天門診有1萬人次,這樣每天就為百姓省了5萬元,一個月是150萬元,一年下來就是1800萬元。”
哪些常用藥降幅大?鄺翠儀說,抗生素、心腦血管、抗癌類藥品價格降幅都比較大。降幅最大的是“銀杏葉分散片”,去年招標的零售價56.37元/盒,今年降到9.23元/盒,降價率達83.63%。這是老年人治療心腦血管的常用藥,現在“薄利多銷”,中山一院原來每月用量800多盒,一下子提高到2000多盒了。
老百姓意見很大的抗生素,這次也普遍降價,例如“頭孢哌酮鈉”,去年是60.70元/瓶,現在是13.92元/瓶,降了77.07%:“頭孢呋辛鈉”從18.8元/瓶降到5.14元/瓶,降幅為72.66%。另外,治療糖尿病的常用藥“鹽酸二甲雙胍”,去年招標價是11.53元/瓶,今年陽光采購價為6.91元/瓶,降了40.07%。
“一些拿醫保卡的老人家是算得最精明的。他們告訴我,過去醫院的藥品貴,他們跑去平價藥房買藥,但容易有質量問題,或者效果沒有醫院的藥好。現在藥價降了下來,這些老病號來醫院拿藥的明顯多了。”鄺翠儀笑著說。
●病人實惠
老伯胃炎住院藥費1402元:比去年省310元
整體藥價是降低了,但落實到住院病人頭上又是怎樣的?
專家組成員、廣藥一附院藥劑科楊澤民主任從該院隨機抽取了2份出院病歷,比較用藥去年招標零售價與今年采購零售價的不同。
案例一是一位老年男性病人,患腦動脈供血不足、高血壓、腔隙性腦梗阻,住院11天,使用了果糖注射液、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馬來酸桂哌齊特注射液、0.9%氯化鈉注射液、阿司匹林腸溶片、硝苯地平緩釋片、甲磺酸倍他司汀片、阿米三嗪蘿巴片及10%氯化鉀鉀服液等藥品。
按照去年省屬醫院藥品招標零售價計算,患者需支付藥品費用為3634.6元;按照今年陽光采購后零售價計算,藥品費用為3166元,節省了468.6元,降幅達14.8%。
案例二也是一位老伯,患急性胃炎、膽囊結石、糖尿病,住院6天,使用了注射用泮托拉唑、鹽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甲硝唑注射液等藥品。按照去年省屬零售價計算,患者需支付藥品費用為1712.2元;而按照今年陽光采購后零售價計算,藥費為1402.1元,節省了22.1%即310.1元的藥品費用。
●藥品分類
1.不限價不競價類
“廉價老藥”又重出江湖,急救、癌癥患者得實惠
去年,臨床急救老藥“碳酸氫鈉注射液”在廣州缺貨,引起廣泛關注。鐘南山院士都深有感慨:現在很多廉價好用的老藥,由于發改委降價、招標壓價,很多廠家利潤太少,出現了“中標后不生產、不供貨”的現象,逐漸從市場消失。最后虧的還是患者,被迫去用高價的替代藥。
今年廣東的藥品陽光采購在全國首創“不限價不競價目錄”,給5000多個品規的微利老藥提供“綠色通道”,只要不超過國家最高零售價的85%均可入圍,醫院直接采購。
專家組成員楊澤民表示,從3月實施以來,效果很明顯。他從中隨機抽取150個品種,今年入圍價比去年省屬中標價平均增加10.33%。這說明陽光采購不是一味降價,而是實事求是,通過給廠家合理的利潤,確保這些急救藥品、廉價普通藥品、罕見病種用藥、管制藥品及臨床用量少的藥品供應。
楊俊何舉例說,現在廠家積極性比較高,廉價老藥又重出江湖,“碳酸氫鈉注射液”不缺貨了。而過去也經常斷貨的廉價抗癌老藥“環磷酰胺”、“甲氨喋呤”現在也有貨了,癌癥患者可以用上便宜藥。這樣既保證了治療,又減少了藥費,受到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