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7月15日,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紫光古漢董事長郭元林、總裁劉箭、副總裁李秋平、獨立董事鄒大偉和鄭貴蘭接連辭職,隱藏著什么秘密?
董事長、總裁、副總裁、獨董辭職
7月15日,紫光古漢公告,獨立董事鄒大偉和鄭貴蘭因工作原因和健康原因,難以保證足夠的時間精力繼續履行獨立董事職責,請求辭去公司獨立董事職務。
公司同日公告了09年半年報業績預告,凈利潤約—300萬元左右,相比747.78萬元,下降:100%—150%,基本每股收益約—0.015元左右,相比去年的0.09元,下降了100%—150%。
在業績大滑坡公告之前,7月9日,紫光古漢董事長郭元林因工作變動,辭去公司董事和董事長職務;公司董事兼總裁劉箭因工作變動,辭去公司董事和總裁職務,其辭呈即時生效副總裁李秋平也辭去公司副總裁職務,稱因工作原因,
公告稱,經第一大股東紫光集團推薦,董事會提名李義、方繼文為第五屆董事會董事候選人,任期與本屆董事會相同。在新的董事長選舉產生前,由副董事長李向陽代為行使董事長職責;在公司新任總裁到任之前,指定李義為公司臨時總裁,行使公司總裁職責。
為何在短短幾天,紫光古漢高管層集體大換血?
7月15日,董秘曹定興向《證券日報》稱,一切以公告為準。
7月16日,紫光集團以不方便為由拒絕發表任何意見,不過,記者發現,郭元林仍然是紫光集團董事會成員,仍然任紫光集團副董事長。
據了解,紫光古漢這次高管層的大震蕩首先是因為8年未分紅但是高管工資漲幅大爆發后集體壓力大,再就是前段時間的重組,據稱是因為高管重組之前私自提前買自家股票從中謀利。而且計劃定向增發的控股子公司也和上市公司高管關系密切。
重組期間貓膩多多
以古漢養生精出名的紫光古漢曾于4月9日晚間發布停牌公告,表示正在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為防止造成二級市場股價波動”,公司股票自4月10日起停牌。
5月7日,停牌近一個月的紫光古漢宣布,由于重組方案中擬用發行股份購買的資產范圍較廣、規模較大,涉及程序復雜,“無法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必備要件”,公司申請中止重大資產重組。
可是,期間也沒有公告重組的任何內容,連重組預案都沒來得及公告、為期近一月的重組方案最終以流產失敗而告終。
其后的公開信息顯示,紫光古漢意圖通過定向增發,將湖南景達生物納入麾下。
其實,早在08年9月,紫光古漢即以4422.73萬元對景達生物增資擴股,增資擴股后持有27.68%的股權,成為景達生物第一大股東。
據悉,紫光古漢的今年4月份的定向增發是想對景達生物進行定向增發,這樣,景達生物也成為紫光古漢的股東,同時紫光古漢也擁有了一家不錯的子公司,合并報表時,至少好看。
不過,比較奇怪的是,景達生物最優質資產——景達制藥和君山血站等卻在紫光古漢成為景達生物第一大股東之前從景達生物被轉移出去了。
景達制藥占地100畝,總投資1.5億元,注冊資本3000萬元,主導產品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檢測試劑盒、全氟丙烷人血白蛋白微球注射液為國內獨家產品。
那么,這么好的優質資產被轉移給誰了?
2008年5月30日,景達生物持有的景達制藥100%股權以942萬元轉讓價全部轉讓給景達生物原股東。
景達生物原股東為毛金武、張翔、羅志紅、鄭程遠、黃貴明、融元公司和融科公司,在紫光古漢增資時調整為毛金武、張翔、融元公司、融科公司、長沙高新開發區千度生物技術研究所、長沙高新開發區三麓醫藥研究所。
增加的長沙高新開發區千度生物技術研究所、長沙高新開發區三麓醫藥研究所是景達生物原股東張翔、羅志紅、鄭程遠、黃貴明等人與其余參與增資的高管成立的公司,其持股數分別為:長沙高新開發區千度生物技術研究所持股22.04%,長沙高新開發區三麓醫藥研究所持股18.86%。
高管“借雞生蛋”
7月15日,從景達生物財務內部報表看到,紫光古漢董秘曹定興、財務總監李筱竑都從景達生物分一杯羹,李筱竑車輛使用費報銷16,000.00元,曹定興借支20,000.00元。
董秘曹定興對《證券日報》講道,自己也是景達生物的總經理,李筱竑也是景達生物的財務總監,自己從紫光古漢介入的時候就是總經理了,沒什么問題。
據透露,千度生物所和三麓醫藥所就是紫光古漢部分高管參與成立的公司,由于介入成本低,假如增發成功,景達生物成為紫光古漢的股東,那么景達生物的股東也就是紫光古漢的股東,而景達生物的股東有部分就是紫光古漢的高管,“這些高管將成為定向增發的最大受益者”。
而同時,紫光古漢因連續八年未分紅而廣受抨擊,因而在今年4月,紫光古漢時任董事長郭元林在對股東表示:“慚愧,慚愧!明年一定會分紅。”
但隨著郭元林的離去,紫光古漢的諾言能兌現嗎?